close

【撰文/藍科銘 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高級專員】
東協國家近年積極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對內擴展「內需驅動策略」,因此,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認為,雖然東協區內各國社經發展的差距仍大,但在強勁內需的支持下,東協成員國未來5的經濟可望持續成長,OECD 並於去(2012)年預測東協10國於今(2013)至2017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將達5.5%。
RCEP 經貿潛力可期
去年東協高峰會中,東協10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等10國)及東協現有的5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6個夥伴國的澳洲、中國大陸、印度、韓國、日本及澳洲,共同宣布創建RCEP,並將於今年啟動RCEP的正式談判,同時預訂於2015年底完成協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以去年GDP計算,RCEP經濟規模約21.4兆美元,如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達28兆美元,占全球比重的33.8%;如以人口計算,34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總數的近一半,RCEP倘若順利完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經貿組織,並有效促進區域內貿易與投資之擴張,帶動東協經濟之發展。
日商深耕 投注內需商機
東南亞是戰後日本投資最多、經營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地區,也是日本經濟的重要原料供給地和商品銷售市場。近年來東協各國經濟成長快速,最明顯的指標就是汽車銷量大增,促使日產汽車將於泰國投資300億日圓,預計於2014年完成年產量達20萬台整車之工廠,將使日產汽車在泰國的產量倍增,未來年產量可達40萬台。此外,日本的百貨業也逐漸加大在東協市場的投資。因為擁有6億人口的東南亞市場,生機蓬勃又有強勁消費力,是嗅覺靈敏的日商目光新焦點。例如日本著名百貨業巨頭三越伊勢丹發表中期海外發展藍圖,5年內要在已有分店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增加另外3家分店。
掌握雁首 帶動新型產業鏈
日本在1970、1980年代大力以資金及技術投資東南亞各國,並帶動所謂的「雁行理論發展模式」,形成「雁頭日本」、「雁身NIES(如台、韓)」、「雁尾ASEAN」的格局,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也都因而加速其工業化發展,並陸續成為「雁行」之一份子。
但1990年代開始,日本遭逢了10年的不景氣,多年的低迷蕭條使日本經濟黯然失色,亦動搖了日本在東亞傳統雁行分工體系中的領頭雁地位。不過,目前日本加強對東協國家之投資,將啟動新的「雁行」,將新一輪的產業技術投注到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國,並與對緬甸、柬埔寨投資的產業形成一種互補態勢,讓東協各國形成一個產業互補的經濟體,深化日本對東協的影響力。
海外備援 分散生產風險
311地震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日本東北地區及北關東地區工廠遭受地震災害,引發工業零組件的「斷料危機」。各方一開始只察覺到日本企業將因缺料而停工,後來發現受影響範圍甚廣,最後連號稱「世界工廠」重心的華南珠三角、華東長三角地區都受到波及。這一方面顯示各國產業對日本零組件及材料之依賴超乎想像;另一方面亦凸顯日本必須在海外建有備援基地,以避免損失。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近幾年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人民幣升值、對外資超國民待遇優惠逐漸取消等,日本企業普遍感覺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追求低廉工資,日本企業早就向東南亞各國轉移。截至去年1月,進入越南的日本企業有1,542家,其中製造業企業數量居首,達725家。
【完整內容請見《國際商情雙周刊》第370期;訂閱國際商情雙周刊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巨群企管顧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巨群企管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