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啟動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末,燃油引擎出現,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21世紀,汽車的燃料以電池取代油箱,開車不會排出廢氣。這場綠色動力革命,將變成全球產業第三次革命。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晚上打算自己開車載著妻女參加慈善晚宴,身著亞曼尼西裝的嚴凱泰,沒有選擇法拉利、保時捷等名貴跑車,而帶著獨生女Michelle與媽咪陳莉蓮坐上Luxgen EV+七人座電動休旅車。

沒有噪音的電動車,讓玩了一下午沒睡午覺的Michelle,一上車立刻進入夢鄉。嚴凱泰與陳莉蓮都不敢說話,怕吵醒Michelle;直到行車智慧輔助系統的語音提醒「電力不足」,才劃破這車內寧靜的空間。

    嚴凱泰方向盤一轉,進入路旁的咖啡店,停在電動車專屬停車位,接上插頭充電,和陳莉蓮下車去喝杯咖啡。十分鐘後,車子的電力充飽飽,嚴凱泰也拿出信用卡刷過計費器,繼續上路。

    這幕場景,絕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電影,而是幾年後,將會到來的場景。

    使用電力為燃料的電動力,擺脫石油的束縛,帶來一股新的動力革命,對全球的汽車業更是一場重新起跑的產業革命。

    美國獨立電動車廠Tesla是點燃電動車的風火輪,去年上市第一款電動跑車Roadster,儘管定價合新台幣百餘萬元,但卻吸引許包括加州州長阿諾,及多位好萊塢巨星名流爭相搶購,訂單已排到一年之後。

    各國政府爭相端出 政府補助 政策,鼓勵民眾換購電動車,更是讓電動車如虎添翼。尤其是美國與中國這兩大G2國家更是具有指標意義。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六年後有百萬輛電動車上戶的計畫,並提供一連串低利貸款、租稅優惠,給從事電動車相關研發的業者;中國提出「13城千輛」的示範補助推廣電動車計畫。

    股市也開始為電動車築夢。美國鋰電池廠A123,儘管去年度每股虧損高達9美元,今年上半年仍未獲利,但第三季股票掛牌以來,股價大漲近一倍,帶動台灣相關電池業者股價跟進。

種種現象,顯示電動車前景愈來愈被看好,距離我們愈來愈近。全球8億輛汽車,會逐漸轉換為電動車;而在這股發展的浪潮中,台灣的廠商憑藉著在科技業優勢的競爭力、鋰電池與馬達三大利基,有機會在這波競賽中先馳得點。

    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表示,汽車大廠過去累積數十年、甚至百年的know-how,在發展電動車上,並沒有占到太多便宜;無論是美、日、德等汽車工業大國,還是台灣這類汽車淨輸入國,在電動車的路上,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他說:「這次我是真正看到了機會。」

    電動車使用大量的IT科技,這正是IT大國台灣過去數十年來的專長。陳國榮說,未來汽車的電子配備占全車產值比重,將超過40%,至於電動車比重甚至可高達七成以上。

    「以前一輛車最多八顆CPU,我們的納智捷汽油車,就有22顆;未來上市的電動車,肯定更多」,嚴凱泰說,若非台灣在半導體、晶片設計上的成就與低成本優勢,納智捷也很難打造出全球最智慧的汽車。

    電動車上的鋰電池的電源管理、伺服馬達的控制,機電整合控制,都需要強大的電控設計能力,這方面,台灣有多年發展電控的經驗。

其次,伺服馬達取代了傳統汽車上的引擎與變速箱,成為主要動力來源。車輛中心總經理黃隆洲表示,馬達工業在台灣發展多年,不僅有東元、大同這類是世界級的馬達供應商,中部地區的中小型馬達業者,更因近年台灣工具機產業興起,快速成長,並練就出「多樣少量」的快速應變能力,可以為個別電動車廠量身打造,並有協同設計開發的能力。

    至於攸關電動車普及化最關鍵的技術-電池,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王漢英認為,台灣更是挾著過去投入 3C 產品鋰電池生產的優勢,多家廠商積極跨足車用鋰電池產品,並已有初步成就。

    試想,全球8億輛在路上跑的車,未來若全部轉換為電動車,帶動的產值難以想像。電動車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甚至是10兆元產業。

 

 

資料來源:投資浪人輓歌-Yahoo!奇摩部落格  摘自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蘇秀慧
 

http://www.chuchun.com.tw/news.asp?ID=19&Page=2





政府補助補助方案CITDsbir計畫產品補助企業補助創業創業計畫書企管顧問顧問公司補助計畫輔導計畫研發補助中小企業補助政府補助款政府補助方案研究計畫政府補助企業管理顧問公司企管顧問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巨群企管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